市府州府為「全民健保」鋪路 解決無證移民就醫難或見曙光

Image
2018年8月22日,多個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在下東城舉辦有關「全民醫保」的紐約州民選官員公共論壇。

2018年8月22日,多個社區組織及醫療機構在下東城舉辦有關「全民醫保」的紐約州民選官員公共論壇。

Image
圖為紐約州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紐約衛生法案」主要起草人高瑞德(Richard Gottfried)。

圖為紐約州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紐約衛生法案」主要起草人高瑞德(Richard Gottfried)。

面對接近60萬的龐大的無保險人群以及其中約有一半的人是無證移民的現狀,紐約正在嘗試填補現有的醫療系統覆蓋範圍中所存在的空白,將無證移民更好地同醫療保險銜接起來。

紐約市「全民健保」計劃

今年1月,市長白思豪宣布將在紐約市推出「全民健保」計劃,這將成為全國最大型、最綜合的確保包括無證移民在內的每一個紐約市民都能獲得醫療照顧的計劃。
該計劃通過兩種方式將民眾同醫療資源更好地進行對接:一是推出名為「紐約市照顧」(NYC Care)的新項目,通過該項目確保無資格申請醫療保險的紐約民眾可以直接獲得紐約市公立醫院提供的多種資源,包括看醫生、領取藥物、心理健康及藥物濫用服務,醫院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制定不同等級的收費標準;二是加強現有的紐約市公共健保計劃MetroPlus,讓更多符合資格的人參與到該項目中。該項目為可以申請保險的紐約民眾提供免費或可負擔的健保計劃,讓他們可以獲得包括紐約市醫管局下屬的11所公立醫院及70個診所在內的龐大醫療服務網絡所提供的資源。
「全民健保」還計劃設立一條客服熱線,無論紐約市民是否有健保,他們都可以通過撥打該熱線預約不同的醫療服務項目。白思豪政府所提出的「全民健保」計劃的初衷是讓無保險的紐約民眾能夠更便捷地獲得基礎及預防性的醫療服務,而不至於最終不得不求助於急救服務。
根據「全民健保」計劃,「紐約市照顧」將於今年夏天率先從布朗士開始實行,並在2021年以前逐步推廣至五大區。「紐約市照顧」全面施行後,預計每年花費至少為1億元。此外,MetroPlus也將於今年稍晚推出一系列改進措施。

「健康三藩市」的啟發

不過紐約市並非是美國首個提出「全民健保」構想的城市,位於西岸的三藩市早已於1990年代末先行一步,成為紐約市醫療系統改革靈感的「繆思」,其實施效果似乎也為紐約市推出全民健保計劃提供了有力註解。
「『紐約市照顧』其實就是『健康三藩市(Healthy San Francisco)』的紐約版本,」紐約市醫管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茲醫生(Mitchell Katz)說,「只不過『紐約市照顧』更龐大更綜合而已。」
1997年至2010年,卡茲曾擔任三藩市公共衛生局衛生總監及衛生官,他在任期間推行了「健康三藩市」計劃,該計劃當時是全美首個市級全民健保計劃。三藩市公共衛生局於2007年正式實施「健康三藩市」,為該市年齡在18歲至64歲的低收入無保險人士提供了必要且及時的醫療服務。加入該計劃的民眾可以獲得三藩市現有診所所提供的多項服務,包括基礎醫療服務(比如預防性及例行醫療服務)、專科服務、住院服務、行為健康照顧及處方藥。
根據「健康三藩市」2011年公布的《健康三藩市:醫療服務資源獲取及使用方面的變化》報告,該項目在實施的第一年就取得了許多成果:3/4的參加「健康三藩市」計劃的人士在第一年至少去看過一次醫生;約有一半的該計劃的參與者被推薦了至少一項預防性醫療服務;該計劃參與者對急救服務的使用穩步下降;無保險成人在非緊急情況下使用三藩市總醫院急救服務的數量有所下降。

「紐約衛生法案」所帶來的可能

紐約不少民選官員對於「紐約市照顧」的推行表示支持,並將它視作改革現有醫療系統的開端。不過他們也指出,僅僅靠「紐約市照顧」是不夠的。
「市長所說的東西並不新鮮,紐約市公立醫院系統多年來本來就在為就診的患者提供免費或平價的醫療服務。」紐約州眾議院衛生委員會主席高瑞德(Richard Gottfried)說。高瑞德是「紐約衛生法案(New York Health Act)」的主要起草者,該法案旨在創立一個運用公共資金、私人交付、政府作為單一付款人的醫療系統。在該計劃下,只要是居住在紐約的民眾,無論他們的年齡、收入、經濟狀況、就業情況及移民身份如何,均可享受全面的醫療保障及服務,且無需支付保費(premium)、自付額(deductible)、共付額(copay),在選擇醫療服務機構或醫生時也不受任何限制。
高瑞德表示,「紐約市照顧」對於紐約市的移民社區來說極有助益,但它僅適用於紐約市且具有侷限性,「它只能讓無保險人士前往公立醫院看病。而『紐約衛生法案』的重要性在於,每個人都會被覆蓋,無論他們的經濟狀況、移民身份等方面如何,而且人們在選擇去哪裡就醫時也不會受到限制。你可以去任何一個醫生或醫院那裏,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不需要在看病時從腰包裡掏出一分錢。」
「市長也對『紐約衛生法案』表示強烈支持,他提出的一系列計劃並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紐約衛生法案』。」高瑞德說,「『紐約市照顧』目前可以填補一些空白,但它無法完全滿足無證移民的就醫需求。」高瑞德還指出,「紐約市照顧」也無法解決絕大多數已經有保險的人士所面臨現有醫保制度帶來的種種問題。
「紐約衛生法案」共同提出者州參議員里維拉(Gustavo Rivera)也認為「紐約市照顧」是在醫療改革道路上向前邁進的一步,但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體制。「『紐約衛生法案』不僅僅會覆蓋那些沒有保險的人,它還會進一步地解決目前有保險人士所面臨的問題,」里維拉說,「他們仍要支付保費,為自付額等費用自掏腰包。他們想看的醫生不在保險範圍內,而且要讓保險公司來決定哪些醫療服務可以報銷,哪些不可以報銷。對於無證移民來說,他們也是人,他們也會生病。他們不應為了獲得基礎醫療服務而走入急診室。我們所需要的改變是建立一個新體制。財富不應成為你健康的決定因素,這就是我們要推動『紐約衛生法案』的原因。」
要支持如此龐大的「紐約衛生法案」的運作,資金從何而來?高瑞德表示,「紐約衛生法案」的資金來源包括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俗稱「紅藍卡」)、醫療補助(Medicaid,俗稱「白卡」)以及根據收入水平實施的分級稅收等。由於目前奧本尼由民主黨完全主導,「紐約衛生法案」也獲得了州參院及眾院多數成員的支持,高瑞德與里維拉對於法案在今年獲得通過抱有期待。非牟利、無黨派研究組織蘭德集團(RAND Corporation)曾在2018年對「紐約衛生法案」進行了評估。分析者預計,「紐約衛生法案」的推行在擴大醫療保障覆蓋範圍的同時,並不會明顯增加醫療服務支出的總花費:從短期來看,如果通過實行單一付款人來減少行政管理方面的花費,醫療服務支出花費將基本與目前持平;從長期來看,如果能對醫療服務提供方的給付額加以限制,醫療服務支出增長速度將被極大放緩。但如果要實施「紐約衛生法案」,則必須推出新的稅收方案,對目前家庭和企業的財務狀況也將帶來改變。

多方尋求改善醫療系統之道

不過,「紐約衛生法案」的命運仍存在不確定性。高瑞德表示,州議院裡部分成員「並沒有如他們所說的那樣付諸行動。」還有一些醫生也表達了「紐約衛生法案」實行後,自己可能收不到錢的擔憂。里維拉建議,在「紐約衛生法案」通過前,州議院可以將現有的健保系統覆蓋範圍擴展至無健保人士。
目前,紐約州基本健保計劃(The Essential Plan) 專門針對的是不符合申請聯邦醫療補助或兒童健康附加計劃(Child Health Plus )資格的低收入紐約州居民,里維拉指出,可以將無證移民納入該計劃的覆蓋範圍。他還建議將「兒童健保計劃(CHIP)」設置的18歲的年齡限制上調,讓更多年輕人可以受益。
於此同時,紐約移民聯盟、造路紐約(Make the Road New York )等移民組織正攜手發起「全民健保(Coverage 4 All)」的宣傳活動,旨在於紐約州推行全民健保計劃,並推動實現相關立法上的改變。紐約移民聯盟資深衛生政策經理海德勒(Max Hadler)指出,在華府製造的反移民氛圍下,移民組織也在呼籲將兒童健康附加計劃的年齡覆蓋的上限從18歲上調至29歲、保障「臨時保護身份計畫」(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的受益人的醫保計劃以及給予保護移民的醫療服務機構更多經費。
紐約保護移民的公立醫院及社區醫療機構也在為更好地將無證移民同醫療服務資源聯繫起來做出努力。「在針對無證移民可以享受的重要醫療資源方面進行持續不斷的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於我們社區而言,」高雲尼醫院首席醫療官高格里亞蒂(Morris Gagliardi)說。他表示,僅高雲尼醫院每年就舉辦超過200場推廣及宣導活動,「我們以多種語言打印出醫療資源信息,並與患者進行溝通。我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們知道,增加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對於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它也會帶來更好的結果。」

[This stor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Sing Tao Daily.]